微信扫二维码
添加大业资深项目经理
了解更多合作

  • 朱先生
    13923192702
  • 李先生
    15920424041
DAYE NEWS
content

在音乐的多维宇宙里,专辑封面从来不是声音的附庸,而是撬开听觉幻想的视觉密钥。从 20 世纪 60 年代迷幻摇滚专辑封面中那些充满意识流的绘画,到经典摇滚黄金时期极具标志性的图腾与符号,这些凝固的艺术符号,曾是听众与音乐之间建立情感羁绊的重要介质。它们不仅承载着音乐的风格与主题,更通过视觉语言,为听众勾勒出一个个神秘而迷人的音乐世界。然而,当数字流媒体时代呼啸而至,音乐逐渐被压缩成智能手机屏幕上的微小像素图标,那个曾经承载着触觉温度与视觉震撼的实体专辑时代,似乎正在数字浪潮的冲击下悄然褪色,曾经丰富的多感官音乐体验,也随之被简化。



黑胶唱片的逆势复兴,犹如一场迟来的文艺复兴,为音乐包装注入了重生的契机。在这个数字洪流席卷一切的时代,越来越多的艺术家与设计师重新审视实体媒介的独特魅力,他们拾起被遗忘的创作热忱,试图用数字世界无法复刻的立体体验,唤醒乐迷沉睡的感官记忆。实体唱片不仅是音乐的载体,更是一件值得珍藏的艺术品,它的存在,让音乐从无形的声波,变成了可以触摸、可以凝视、可以收藏的实体。

 

在这场黑胶复兴的浪潮中,以视觉实验著称的 OK GO 乐队,在新专辑《And the Adjacent Possible》中掀起了一场震撼人心的包装革命。这支乐队向来以突破常规的创作理念和极具创意的音乐视频闻名,而这次,他们将创新的触角延伸到了专辑包装领域。他们大胆地将立体书的奇幻基因注入黑胶唱片封套,把打开专辑这一简单动作,变成了充满惊奇与探索的沉浸式体验,完美呼应了乐队一贯打破常规的创作哲学,也为实体专辑的设计提供了全新的思路。



当黑胶爱好者怀着期待与好奇,小心翼翼地揭开这张特殊的折叠封面时,一场微型建筑奇观在他们的掌心轰然绽放。映入眼帘的,是一座猩红色的测地线圆顶,它凌空而立,气势非凡,下方则嵌套着一个同构的翠绿色穹顶。纸张与纸板在精密的折叠与拼接间,突破了平面的桎梏,构建出一个仿佛违反重力法则的立体雕塑。这一设计彻底颠覆了传统平面唱片封面的边界,在唱针尚未触及唱片纹路之前,便以极具冲击力的视觉语言,牢牢抓住了观众的视线,让人不禁为之惊叹。

 

设计的精妙之处,远不止于眼前的立体结构,更藏在几何结构下方的镜面机关之中。光滑如镜的反射面,如同一位神奇的魔术师,将半穹顶幻化为完整的悬浮球体。光影在镜面与结构间交错、反射,编织出一个虚实难辨的对称梦境。当人们凝视这个精巧的设计,仿佛进入了一个奇妙的异度空间,现实与镜像的界限在此模糊。这一设计不仅让人重温儿时翻开立体书时的雀跃与惊喜,更以极简而不失精致的艺术手法,将专辑关于「无限可能」「对称美学」与「动态韵律」的核心主题,具象化为可触摸、可观赏的视觉诗篇。



这些精心雕琢的设计元素,绝非徒有其表的装饰,而是与专辑内核形成了深度的对话与呼应。每一个精准折叠的棱线、每一个严丝合缝的几何切面,都是对「万物互联」哲学的具象诠释。专辑探讨的是相互联系的可能性、对称的美感以及运动的韵律,而封套设计则通过立体结构与镜面反射,将这些抽象的概念转化为直观的视觉表达。设计团队在传统立体书工艺的基础上,进行了现代美学的改造与创新,他们用克制的撞色设计与极简的几何线条,既保证了视觉上的强烈冲击力,又避免了过度设计导致的喧宾夺主,让包装与音乐形成了和谐的共振,共同讲述着专辑的故事。



对于收藏者而言,这款专辑封套早已超越了唱片容器的原始功能,蜕变为一件可交互的动态艺术品。当指尖轻轻拂过立体结构的凹凸肌理,感受纸张与纸板在手中的质感;当目光在镜像迷宫中迷失,沉浸于虚实交织的视觉盛宴,乐迷与音乐的互动早已突破了单纯的听觉范畴。在这个流媒体主导的时代,OK GO 用这场触觉与视觉的盛宴证明:实体专辑依然拥有创造独特体验的无限可能,而精心设计的包装,本身就是音乐叙事不可或缺的延伸。它让人们重新认识到,音乐不仅可以用耳朵聆听,更可以用眼睛观赏、用双手触摸,在多感官的共同作用下,获得更加丰富、深刻的艺术享受。


Motivated by
industrial design desire
as always!

工业设计冲动驱使我们一直向前!

中国十佳工业设计公司
中国十大影响力设计机构
中国十大设计杰出青年单位
中国工业设计AAA信用企业
国家高新技术企业
省级工业设计中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