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计资讯|要地毯还是躺椅?这款产品让你两者兼得
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,地毯似乎早已被定义为一种安静地铺在脚下的物品。它默默承担着为空间增添温暖、舒适与质感的角色,人们习惯于在上面行走、停留,却鲜少思考它还能拥有其他的可能性。
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,地毯似乎早已被定义为一种安静地铺在脚下的物品。它默默承担着为空间增添温暖、舒适与质感的角色,人们习惯于在上面行走、停留,却鲜少思考它还能拥有其他的可能性。然而,德国设计工作室 BUDDE 与科隆 Nando Studio 的创意碰撞,带来了一款名为 DUNE 的雕塑作品,犹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,打破了我们对地毯的传统认知。
在米兰设计周 Rossana Orlandi 画廊的舞台上,DUNE 迎来了它的首次亮相。这不仅仅是一件展品的登场,更是一场对传统设计边界的大胆挑战。DUNE 将传统地毯与功能齐全的躺椅进行了巧妙融合,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呈现在众人面前,引领着我们重新审视设计所蕴含的无限潜力,思考设计如何突破既定类型的框架,创造出更具想象力与实用性的作品。
DUNE 的灵感源泉来自于游牧民族所生活的沙漠景观。沙漠,那片广袤无垠、充满神秘与壮丽的土地,一直以来都是诸多艺术家和设计师的灵感宝库。对于 DUNE 的创作者而言,沙漠不仅是视觉上的震撼,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。地毯在许多文化中,尤其是与游牧民族相关的文化里,一直扮演着聚集与休憩之地的重要角色。人们围绕着地毯交流、休息,它是生活的中心,是情感的纽带。DUNE 正是对这一文化意义的深刻致敬。
设计师 Johannes Budde 曾详细阐释道:“DUNE 的图案设计巧妙地模仿了沙漠中流动的沙丘。当你凝视着沙丘,会发现它们在风的吹拂下不断变幻着形态,那种动态的美感令人着迷。而我们将这种流动感融入到了地毯的图案之中。” 不仅如此,DUNE 的色调选择也极具匠心。温暖的渐变色调精准地还原了日光洒在沙脊上的微妙光影变化。想象一下,在沙漠中,随着太阳位置的移动,沙脊上的光影不断流转,从清晨的柔和到正午的明亮,再到黄昏的绚烂,每一刻都有着独特的色彩与质感。DUNE 通过色彩的运用,将这种沙漠中独有的光影韵律永久地定格在了簇绒美利奴羊毛之上。这种材质不仅带来了细腻而丰富的触感,让人在触摸时仿佛能感受到沙漠沙粒的柔软与温度,同时也极具视觉表现力,使整个作品更具艺术感染力。
初看 DUNE,它就像是一件表面柔软的雕塑。其流畅的线条、自然的形态,仿佛是从沙漠中自然生长出来的艺术品。但在这极具吸引力的外观之下,却隐藏着精密的工艺与灵活变形的巧妙构思。由 Nando Studio 采用簇绒工艺精心制作的地毯部分,展现出了高超的技艺水准。簇绒工艺使得地毯的质地更加紧密、柔软,同时也为图案的呈现提供了更好的基础。而搭配的可拆卸弧形铝制框架,则是 DUNE 实现功能转变的关键所在。
使用者可以根据自己当下的需求和心情,自由选择 DUNE 的形态。当想要一个温馨的地面装饰时,可将其作为传统地毯平铺于地面,让那充满沙漠风情的图案与色调为空间增添独特的氛围;而当想要放松身心、享受片刻悠闲时,又可以轻松地将其变身为休闲躺椅。无论是独自躺在上面小憩,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,感受着沙漠般的宁静;还是在亲友聚会时,成为大家交流互动的中心,DUNE 都能完美胜任。它这种看似低调,却极具革命性的可适应性,正在悄然改变着我们对地毯的固有认知。
在传统观念中,地毯的功能单一,而躺椅的形态和使用方式也有着固定的模式。但 DUNE 的出现,模糊了两者之间的界限,开创出了休息放松的全新范式。它让我们意识到,设计不应被传统所束缚,而应大胆创新,勇于突破。通过对材料、工艺和功能的重新组合与思考,我们能够创造出更多既具有艺术美感,又能满足人们多样化生活需求的作品。DUNE 不仅仅是一件设计作品,更是一种理念的传递,它鼓励着我们以更加开放和创新的态度去探索设计的未来,去发现那些隐藏在平凡事物背后的无限可能。
转载自:大作
中国十佳工业设计公司
中国十大影响力设计机构
中国十大设计杰出青年单位
中国工业设计AAA信用企业
国家高新技术企业
省级工业设计中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