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计资讯|这是一款有助于理解、处理情绪的棋盘游戏
我们常常陷入这样的困境:明明怀揣着真挚的心意,却因难以言表的情绪,让误解如迷雾般弥漫。有多少次,你渴望能更轻松地阐释自己的真实感受,又有多少次,你希望能精准理解所爱之人内心的波澜?
我们常常陷入这样的困境:明明怀揣着真挚的心意,却因难以言表的情绪,让误解如迷雾般弥漫。有多少次,你渴望能更轻松地阐释自己的真实感受,又有多少次,你希望能精准理解所爱之人内心的波澜?当语言在情绪的重压下失语,一款名为 EMO + 的棋盘游戏,正悄然为我们搭建起通往彼此心灵的桥梁。
误解的根源,往往并非话语本身,而是那些难以名状、更难在对话中传递的情绪。对于自闭症谱系的成年人而言,用 “正确” 的词语表达情绪,更是一场艰难的跋涉。EMO + 最初便诞生于这样的神经多样性背景,作为辅助他们解释和抒发情绪的工具,卸下寻找精准词汇的压力,让情绪表达回归本真。
但正如一颗投入心湖的石子,其涟漪远不止于初始落点。EMO + 很快突破了特定群体的边界,在更广阔的人际场景中绽放价值。家庭里,即便有抗拒家庭会议的青少年;朋友间,哪怕处理感情的方式天差地别;夫妻中,想要打破陈旧沟通模式的双方,都发现 EMO + 是一座温和的桥梁,横跨在彼此理解的沟壑之上,引领人们走向共同的心灵彼岸。
从外观上看,EMO + 摆放在桌上,更像是一件梦幻的艺术品,而非冰冷的临床工具。触觉鲜明的人物棋子、柔和粉彩的卡片、彩虹般的游戏板,用视觉与触觉的双重温柔,消解人们对 “情绪探讨” 可能产生的紧张感。
游戏伊始,没有胜负之争,只有携手共进的温暖。玩家从提示卡开启旅程,“一条被忽略的消息”“突然造访” 等现实生活场景,成为情绪探索的起点。接着,借助 “快乐”“惊讶”“怀疑”“失望” 等插图情感卡,每个人都能构建出角色在该场景下的情绪故事。这里没有标准答案的禁锢,给予充分空间让玩家猜测、想象、阐释选择,这不仅是打破交流坚冰的破冰器,更在共创 “情感调色板” 的过程中,让那些棘手的情绪,未来探索时变得轻松可触。
当基础玩法为情绪交流预热后,EMO + 进入更具个人色彩却依旧轻松的环节。玩家选取真实或想象的分歧点,小到 “谁忘了洗碗”,大到 “假期是否尝试新事物”,然后在棋盘上选定自己的情绪 “区域”。
这款棋盘的设计灵感源自社交机器人研究,沿着友好 - 敌对、活泼 - 平静、随意 - 正式三条轴线,勾勒出情绪的立体地图。如同一个情感立方体,每个角落都对应着独特的情绪气候,“紧张”“舒适”“充满活力” 等状态,皆能在此找到坐标。玩家通过移动卡,驱动棋子在这五彩景观中穿梭,“向前迈出 1 步”“待在原地”“与对手交换牌张” ,每一次行动,都无需为情绪辩护、争论逻辑,而是以直观的方式,让彼此看见对方的立场,用非语言的形式传递情绪方向。
可触摸的棋子、柔和的视觉元素与循序渐进的流程,共同营造出安全场域,即便是最内向的玩家,也能在此卸下心防。它平和真诚,既不俗套说教,也不沉重压抑,不是对对话的取代,而是为更坦诚的交流筑牢基石,帮助人们在词汇匮乏时,精准识别情绪。
对于父母,它是引导孩子谈论艰难日常的密钥,让亲子在游戏互动中,读懂彼此的情绪褶皱;对于朋友,是重新深化联系的纽带,在趣味抉择里,找回失落已久的共情能力;对于夫妻,是打破旧有模式的利刃,以全新的情绪语言,重塑亲密沟通的模样。EMO + 将情绪拆解为颜色、形状、动作与趣味选择,为所有人提供了更轻松、友善的理解路径。在这个快节奏且情绪易被忽略的时代,它提醒我们:有时,最深刻的对话,始于一场游戏。
转载改编:YANKO DESIGN
中国十佳工业设计公司
中国十大影响力设计机构
中国十大设计杰出青年单位
中国工业设计AAA信用企业
国家高新技术企业
省级工业设计中心